详情页设计 茨威格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:无法重来的一生,请好好爱自己

  • 首页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生活服务
  • 教育培训
  • 网络科技
  • 金融财经
  • 电商美工
  • 网站搭建
  • 你的位置:深圳抖店全职美工 > 生活服务 > 详情页设计 茨威格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:无法重来的一生,请好好爱自己

    详情页设计 茨威格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:无法重来的一生,请好好爱自己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8-21 09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    详情页设计 茨威格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:无法重来的一生,请好好爱自己

    ‍“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,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。在这以前,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、乱糟糟的一团。”这是茨威格的中篇小说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里,女主在信里所写的话。那是一封迟到了十多年的告白信,也是一封诀别信。写完这封信不久,女主就与世界作别,也彻底离开了那个她曾苦苦爱慕一生的人,得到了永远的解脱。

    图片

    13岁那年,一个青年作家R先生成为她的邻居,激发了女主的好奇心。她逐渐对他心生爱慕,她感觉自己的世界亮了起来,那时候,她发觉自己才开始真正活着。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、生命意义,如宿命般,被她追随了一生。她爱他,可她只是他世界里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。她养育了他们的孩子,苦恋了他十多年,为了不让这个男人有所负累,自己隐瞒并承担了一切,可到头来,他从来都不“认识”她。讽刺的是,即便如此不被在意,女人至死都无怨无悔,痴心不改。这个故事备受争议,有为女人鸣不平的,有说她恋爱脑的,有指责男主无情的……作为茨威格的读者之一,个人以为,好的文学作品的内涵就在于,它很丰富,它有很多可能性,从来不局限于某一种声音。每个人会从中读到不同的内容,无论那是什么,都是一份独一无二的珍贵感受,遵从本心就好。01【关于作者 斯蒂芬·茨威格及其作品】1881年11月28日,斯蒂芬·茨威格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家庭。青年时期,他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与文学,后来周游世界,与罗曼·罗兰、弗洛伊德等人结交友谊,且深受其影响。茨威格才华横溢,17岁时就在杂志上发表诗歌,20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《银弦集》。但他生逢乱世,一生也颠沛流离,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,后半生曾饱受战争之苦,遭纳粹驱逐流亡。一战和二战期间的欧洲,社会环境动荡不安,战争的残酷、物质的匮乏及环境的压抑,给人们内心蒙上一层阴影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疏离,他们缺乏正常交流的机会,精神的压力无处宣泄,沉溺于自我内心世界,内心空虚,孤独且自闭。人们内心深处,渴望情感的交流,渴望给生命寻找出口而不能。茨威格,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“精神的流亡者”,他发自内心地感受过那种分裂的痛苦。在他的作品中,有大量的心理描写,笔触细腻,将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。其中篇小说《一个女人一生的24小时》中的赌徒,以及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中的作家R,都表现出“双重人格”特征,既有虔诚的、向善的一面,同时又有各自的阴暗面,这种分裂将人拉扯着,在生活里失重,失去方向。1942年,茨威格完成自传《昨日的世界》后,在巴西的寓所自杀,以这种方式对抗他所不能避免的流亡生活。茨威格一生著述颇丰,以传记和小说作品最为瞩目,代表作有中篇小说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,长篇小说《心灵的焦灼》,回忆录《昨日的世界》,传记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等。素有“心灵捕手”之称的茨威格,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,他站在男性视角解读女性心理,文笔细腻,情感丰富,在作品中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挖掘令人惊叹。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是一位痴情女子写给作家R的诀别信,二三十页,写尽了一个女人的一生。茨威格曾在现实生活里收到过两封“陌生女人”的来信,也成为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。02在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这部作品中,无名女孩恋慕了R先生十几年,独自养育了他们的孩子,可直到临死之前,才决定以一封书信向他告白。信里没有署名,她或许自知,R先生并不记得自己,也根本不“认识”自己,生前她没有带给他任何羁绊,死后也不想留给给他任何负担。信中没有抱怨,没有责备,也没有悔恨,只有一个女人诀别之前真实心声的流露。男人在看完信之后,脑海里放电影般回顾自己所结识的女性,也始终没能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。

    图片

    为了一个压根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人,独自养育他们的孩子,忍受困难,在荒诞的爱情里虚掷一生。她的命运是自己选择的,她一头扎进自己的命运里,为爱煎熬,可是这份爱并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尊重,也没有真诚的回应。这样的爱,真的值得吗?或许对她而言是值得的,因为比起放弃,更勇敢的是坚守;比起憎恶和悔恨,更强大的内心则选择一如既往地喜欢且宽恕。对她而言,爱着,或许就是支撑她活着的力量,是她人生的希望。那位R先生曾在她13岁的年纪,成为她的邻居,在她看来,她原本灰暗的人生突然有了光亮。为此,她愿意一生追随那抹留在内心的光亮,看人生潮起潮落。03女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,父亲是个收入微薄的会计员,早年去世后,母亲变得郁郁寡欢,靠养老金维持生活。母亲胆小怕事,与女儿的关系淡漠,母女二人深居简出,也不与人来往。家里没有挂门牌,她们不声不响,和外界保持着距离。女孩13岁了,生性腼腆,胆怯羞涩,基本接触不到正常的成人世界,与成人世界之间陌生且疏离,更无从谈正常的两性关系。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的塑造下,她一方面好奇地向外张望,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守着内心的防线。没有遇见他之前,世界对女孩而言是沉睡的。直到作家R的出现,第一次打破了这种近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。她惊喜地感觉,世界在那个时候才为她开始。成年人的世界在女孩面前渐次有了轮廓,并越来越清晰。对于R的好奇心,就像命运一样,强拉她坠入深渊。自从13岁与R成为邻居,女孩便无可救药地暗恋他,那位单身且文静的先生,连同对他身边的仆役都好感倍增。从那时候起,R就有着巨大的力量、神秘的光环,他在女孩内心的形象日益高大起来。女孩看见仆役小心翼翼地打理那堆书,想象着他的样子,一个未曾谋面却已经在梦里出现的人。隔天,女孩发现,R比她想象中更加英俊潇洒,内心的悸动又加深了几分。初次见面,女孩其实就敏锐地觉察到他的独特之处,发觉这是一个具有“双重人格”的人:既轻浮、贪玩、喜欢奇遇,又在艺术方面十分严肃、认真、知识渊博;受双重人格的驱使,他过着一种双重生活,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鲜亮丽的一面,也有不为人知的阴暗面。但女孩却被他身上这种神秘气息所深深地吸引。

    图片

    13岁,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,但在女孩单调贫瘠的童年生活里,没有力量(或者说没有条件)能够唤醒她对于知识、对于美等其他事物的喜欢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,她便抓住什么。于是,对于这个性格开朗又博学多识的青年作家,女孩怀着热烈的好奇心,也倾注了所有的耐心。她仔细地观察他,观察他的出入起居,观察他所交往的人,刺探他的行踪,偷看他的行动,她不知道这种好奇的萌动就是爱情,但她已经无可救药地对R着迷。他的一个微笑,一声谢谢,女孩就感觉自己与他之间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连接。爱情的种子在她内心悄悄萌芽,可是这种心事无人诉说,也无人指点和提醒。女孩在后来的信里这样写道:“我毫无阅历,毫无思想准备:一头栽进我的命运,就像跌进一个深渊。”从13岁到16岁,女孩感觉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。女孩视他为知音,视爱情为至高无上的激情,喜他所喜,爱他所爱。世间万物只因与他有关才存在,她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他连在一起才有意义。R先生喜欢书,女孩就如饥似渴地读了很多书,常常读书到深夜,原来成绩平平的她,突然一跃而成为全班第一。R先生喜欢音乐,女孩就发奋练琴,不知疲倦。

    图片

    她将自己的旧衣服刷了又刷,缝了又缝,只为在他面前保持干干净净,讨人喜欢。茨威格说:“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热情集聚起来,其他的人在社交活动中早已滥用了自己的感情,和人亲切交往中早已把感情消磨殆尽。”然而,所有的一切只是女孩的一厢情愿,R先生自对她说过一声“谢谢”,匆匆地一瞥之后,就再也没有正眼看过她。年少时的爱情,纯净美好却也充满苦涩。她匆匆忙忙地向他的房间张望了一眼,看见了他的书桌,他的画,他的书,蓝色的水晶花瓶里插着几朵花。她在之后的信里写道:“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,为你而颤动;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。”即便如此,这短暂的一分钟,也是她童年生活里最幸福的时刻。

    图片

    04在女孩沉浸式恋慕R先生时,女孩的母亲也恋爱了。她的继父是因斯布鲁克的一位商人,在斐迪南有一座漂亮的别墅,女孩不得不跟随他们,一起离开原来的家。临走前,她想向他告别,不料那天他恰巧出门了。固执的她穿着单薄的衣服,在门廊里一直等着,就像等待自己的命运,却在凌晨两三点,看到R先生带着一个女人回来。那一夜她感到心碎。第二天早上,女孩就服从了大人的安排,去了因斯布鲁克,她再也没有力气反抗什么。在那里,她度过了漫长且孤独的两年时光。他的继父性情平和,沉默寡言,待她很好。她的母亲,也比从前对她更加上心。女孩正直青春,面容较好,周围也不乏追求者。然而在人们对她关怀备至时,她却拒所有人于千里之外,只沉湎于自己的小世界。见不到R先生,她不愿意独自快乐地生活。“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。”十几年后,她在信里这样写道。当时,她的儿子因流感刚刚离开这个世界,她的心境一如17岁那年,孤独,绝望,无助。她曾将R先生写的书都买回来,一遍一遍地读。两年未曾有过任何交集,可对女孩而言,整个世界依然只是因为和他有关才存在。随着身体的发育,她内心的感情变得更加炽烈,她甚至想将自己委身于他。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,她一心想回到维也纳,并且最终如愿以偿。女孩的继父颇有些资财,将她视如己出,可女孩固执地坚持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。她只身投奔了维也纳的一个亲戚,在服装店当了店员。回到维也纳,女孩才感觉自己又重新活了过来。她每天靠忙碌和繁重的工作麻痹自己,傍晚下班后,就跑到R先生的住所附近,期待着相遇。一个星期以后,她终于又见到了他,可是内心过于紧张,直接从他身边抛开。她经常在R先生的胡同里等他,有时候看见他和朋友一起,有时候则看见他和陌生女人挽着手臂出来,女孩的内心五味杂陈,暗自苦恼,可第二天,又卑微地出现在R先生的房子附近,继续等待。她在信里写道:“命运注定,我一生就这样站在你紧闭着的生活前面等着。”

    图片

    05有一天晚上,R先生终于注意到了女孩,但他并未认出她来,当时没有,以后也没有,他从来没有认出她。他看女孩的眼神,从漫不经心变成专门对付女人的目光,只是一瞬,就让女孩内心泛起波澜,13岁那年的情感再度将她唤醒,然而没有被认出来,她内心还是无比失望。“当时我是第一次遭受这种命运,这种不为你所认出的命运,详情页设计我一辈子都忍受着这种命运,随着这种命运而死。”女孩意识到,自己没完没了地想念一个人,以至于使得自己产生了错觉,以为对方也在想念自己,事实上并非如此,她在那个人心目中什么也不是。正是R先生那种目光使她如梦初醒,使她第一次跌入现实中,第一次预感到自己的命运。然而这样的清醒并未持续太久,第二天他们再次相遇,女孩拒绝不了他亲昵的目光、他的微笑、他的问候,以及他的邀请。青春大抵如此,青春总是如此。

    图片

    他们在一家小饭馆吃了饭,R先生的举止温文尔雅,稳重亲切,一起度过的一个小时,让女孩内心再次充满希望。她已经痴痴地等了他五年,早就决定将自己的意志和生命奉献给他。前一天的失落失望荡然无存,爱情使人头脑发昏。她扑进他的怀里,一头栽进了命运之中。第二天早上,女孩带着他从花瓶里取出的4朵白玫瑰离开。他们一起度过了三个晚上。也是那时候,她有了他们的孩子。此后,R先生就出门旅行了,给了女孩几朵玫瑰作为纪念。她又等了她两个月,既期待又绝望地等待。R先生曾答应女孩,一回来就会告诉她。可女孩分明看到他回家了,却没有收到他的任何一封信。她绝望地等待,却始终没有等到一封信,一个字也没有,等来的只有自己的命运。但她在后来的信里这样告诉他:“我不责怪你,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样子——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,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。我就爱你是这么个人,只爱你是这么个人,你过去一直是这样,现在依然还是这样。”她了解他,知道他不过是喜欢享受欢愉,却不愿意对另一个人的命运负责,她不希望他讨厌自己。她也不愿意被自己所爱的人质疑,给自己的爱情蒙上一层阴影。虽然面对感情卑微到了尘埃里,但强烈的自尊心还是叫她独自承担了一切。女孩从天真烂漫的女孩,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,她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,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。她忍辱负重,穷困潦倒,忍受着别人的讥讽和嘲笑,她孤立无援,她的羞耻心备受凌辱和折磨。

    图片

    06有了孩子以后,她就隐居起来,尽全力照顾孩子。生活虽苦,但不用再忍受爱情的苦,不再苦苦等待中煎熬,她仿佛摆脱了自己的厄运。但她依然爱他,她会每年在他生日那天,派人送去一束白玫瑰,连着送了十一年,不管那个人是否记得自己。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她感觉孩子越来越像他的父亲。他越像他,她就越爱他。她深知,在这个世界上,穷人总是遭人践踏、受人凌辱,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底层,在龌龊的环境里长大。为了养活孩子,她卖身了,有了一些有钱的男友、阔气的情人。别人爱慕她的容貌,依恋她,喜爱她,却唯独R先生不把她放在眼里。但是在她心里,自始至终只爱一个人,别人的爱情得不到报答。她同情他们,就好像同情另一个自己,但她内心,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。有位伯爵性情温和、品格高贵、心地善良,曾向她求婚,愿意给她和孩子更好的生活,可她拒绝了。她不愿意拴住自己的手脚,她要随时为她所爱的人保持自由。她穷极一生都在等待,而那个人永远没有认出她。多年以后,女人出入风月场,在灯红酒绿的舞厅里再次遇见了R先生,她孩子的父亲。十年过去了,女人的内心还是会为他悸动,而男人看她的目光,却不是久别重逢的亲切、欣喜,而是像看到一个猎物一样,他将她当作了夜间卖笑的女人。女人明知他一如既往地并未认出自己,还是毫不犹豫地撇下自己的情人,跟随他走了。只要他叫她,她就会屈从他的意志,跟随他走,只因为那个人是他而已。而男人放纵自己的感情,事后却烟消云散。女人心知肚明,对他而言,自己不过是一次艳遇,一个无名的女人,一段热情的时光,无论在一起多么浓烈,分开后立马就会被遗忘得无影无踪。不出所料,男人告诉她,又要出远门,去两三个月。她多次暗示他,希望他能想起自己来,可最后失望地发现,那只是自己并不现实的愿望罢了。

    图片

    男人只是淡淡地说,“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,我是不会忘记你的。”可他随即付给女人的钱,让女人感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侮辱。但内心期待被认出来的意念,还是压制了愤怒。临走时,她带走了一朵白玫瑰。推开走廊的门,女人遇见了男人的仆役,那一瞬间,仆役认出了她。并未见过几面的仆役都认得出她,那个男人却是对面相逢应不识。女人将钱塞在老人的手里,老人哆嗦着,惊慌失措地看着她。女人觉得,那一秒钟里,老人对自己的了解比R先生一辈子都多。大家都爱她,都对她好,唯有他,从来没有认出她,将她忘得一干二净。曾经她以为,自己抓住了孩子,就抓住了一切,可那个孩子后来死于流感,撇下她独自一人。孩子的离开,带走了她所有希冀,女人在内心告诉自己,只要她活着,男人永远听不到自己的呼喊,只有自己死去,他才会收到这份遗嘱。于是,就有了这封诀别信。她没有留下一张照片,一点印记。她活着的时候不被认出来,死后也不会,永远不会。她没有带给他任何的牵绊、任何的负累,因为她从来都了解他的本性,决不会让他美好光明的生活受到丝毫的影响。她的死,也不会带给他任何痛苦,因为对那个男人而言,她不过是一个陌生的女人,一个生命里的过客。女人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命运,活着被遗忘,死了依旧不被想起。她发自内、心深爱着的,是一个陌生人,而她对他无怨无悔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男人在41岁生日当天,收到了女人的诀别信。那一年的生日,他桌上的蓝色花瓶里空空如也。而女人唯一的心愿(请求),就是在他此后的每个生日,能为自己买些玫瑰花,插在花瓶里。男人读罢信,两手哆嗦,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那只蓝色花瓶上,这些年来第一次,他的瓶子里没有插花。

    图片

    恍惚中,他模糊地想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,一个少女,一个夜总会的女人,可这些记忆朦胧不清,闪烁不定,像梦一样虚无缥缈。男人仿佛感受到了死亡,感受到了不朽的爱情,内心一时百感交集。故事也在这里画上了句号。07在读这本书时,我曾一度认为女主爱上的,自始至终,或许只是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人,而不是具体的人。她爱的,是她13岁时内心第一次的悸动,是生命从死寂突然感受到活力时,内心那种独特的热烈的感受,于是往后余生,她都活在自己给自己臆想的幸福中。她仿佛被命运攫住了,即便R先生几次与自己对面相逢不相识,她还是发自内心地无可救药地迷恋他。明明生活可以有很多出路,明明人生可以有更好的安排,可她偏偏选择了那条最不可能的路,一个人孤独地坚守。不过后面慢慢地也就能理解她了,因为她不止一次地说过类似的话:“我这一生实在说起来,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才开始的,在这以前,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、乱糟糟的一团。”如果一个人能够唤起另一个人内心的爱意与希望,那个人的出现,于她而言就充满意义。这份关系里,她很卑微,也很勇敢。比起敢爱,不敢爱,或许才是一种懦弱吧。也许真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,恰如女主说:“爱是一个人的事情,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。所以,我爱你,与你无关。”对于女主的选择,不能完全理解,但也表示尊重。生命可以有各种样子,生命可以有各自的选择,无关对错,只有是否遵从内心的意愿。她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自己的命运里,飞蛾扑火一般的决绝。她知道她爱上的人会一次次将她遗忘,但是她爱他。她知道人生有更好的选择,但她不选。她生养了他们的孩子,尽全力抚养那个孩子长大,她忍受屈辱和贫穷。她尽力了,但孩子没能活下来。她尽力了,但他不爱她。可她所做的一切,都遵从了自己内心,假如生命有重来的机会,她也许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那样选。她在信里多次表明,自己无怨无悔。是自我安慰也罢,是不想让对方内心有所歉疚也罢,她说了自己想说的,压抑在心底的一切,终于在一封书信里,得到了纾解,那一刻,于她而言,也是一种解脱吧。

    图片

    所以,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她惋惜什么,她做了对自己内心而言,或许最好的选择。读完这本书,想起了诗人西贝的一首诗《路人》:我的宿命分为两段,未遇见你时,和遇见你以后。你治好我的忧郁,而后赐我悲伤。忧郁和悲伤之间的片刻欢喜,透支了我生命全部的热情储蓄。人这一生,充满各种可能性,我们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过,我们并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。但总有一个人的出现,让你的生命在某一刻有了不同的色彩。那是美好的,美好也往往伴随着不美好。因为美,总是稍纵即逝。生命就是痛苦与快乐相伴相生。每一条路上,都有考验,每一个选择,都可能出现失误,每一个生命阶段,也都可能留有遗憾。人生不完美才是常态。而所有的遇见,都并非偶然。无论是痛苦的体验,还是快乐的体验,都是生命的一部分,我们因这些体验,而成为自己。那么缘起缘灭,都值得感恩,值得祝福。但生命说到底只有一次,放眼现实,坚守固然可贵,但如果爱意被轻视,或迟迟没有回应,学会转身,好好做自己,好好爱自己,未尝不是另一种昂扬的生命姿态。先爱己,后爱人。毕竟每个人与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关系,说到底是与自我的关系。先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,从自洽中感知幸福,再去爱一个同频的人。有,则是锦上添花,无,也可独自美丽。世界就在眼前,天地如此开阔,生命的能量也可以很丰富,不自我封闭,顾影自怜,随意消耗自己的福报。这短暂的一生,愿我们竹杖芒鞋,一蓑烟雨,做自由且洒脱的灵魂,做特立独行的自己,虽有憾,但无悔。文/素履‍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TOP